
私域直播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路径,近年来在流量聚合与精准触达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。小鹅通作为知识付费领域的技术服务商,2024年直播流量费收入突破1亿元,吸引大量商家入驻,其业务扩张速度与市场影响力不容忽视。然而,在行业繁荣的表象下,私域直播生态尤其是针对中老年群体的健康养生类营销,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合规问题。
从法规执行层面看,保健食品直播营销有明确的法律框架。相关法律规定,保健食品广告不得涉及疾病治疗功能,且需显著标明警示语,同时禁止以健康科普名义变相发布广告。但在小鹅通平台上,部分商家以“专家讲座”“养生知识科普”等形式包装营销内容,模糊健康指导与产品推销的界限,存在潜在违规风险。这种操作使得消费者难以分辨信息的真实性与商业性,为非理性消费埋下隐患。
平台在商家资质审核与内容监管方面的漏洞同样值得关注。根据相关要求,平台应对涉及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经营者进行严格资质核验,但在实际操作中,受流量增长压力影响,平台审核标准执行存在不严情况,部分资质存疑的商家得以入驻。有数据显示,平台部分保健品商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与实际经营品类不符,甚至存在使用伪造资质的情况。在内容监管上,尽管平台引入技术手段,但实时巡查能力不足,对虚假宣传、医疗术语滥用等行为的识别存在滞后性,部分直播间因违规被多次封禁子域名,反映出平台生态治理的复杂性。
消费者权益保护层面,中老年群体因信息甄别能力较弱,成为私域直播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对象。商家通过“限时优惠”“社群红包”等营销手段,结合预录视频伪装直播、社群私域一对一推销等方式,诱导老年人产生非理性消费。虽然平台设置了风险提示弹窗等机制,但私域场景的封闭性使得消费者在产生纠纷后面临取证难、维权周期长等问题,2024年相关投诉量同比激增,凸显出这一群体权益保护的紧迫性。
当前,监管部门已强化对私域直播的穿透式管理,相关政策的落地提高了行业合规门槛。小鹅通的案例折射出私域直播行业在流量驱动下的共性挑战:当技术工具异化为违规营销的辅助手段,企业短期的增长数据难以掩盖长期的信任危机。对于平台而言,平衡商业扩张与合规责任,从资质审核、内容巡查到用户保护全链路落实义务,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。唯有坚守合规底线,私域直播才能摆脱信任危机,真正成为服务消费者需求的健康业态。
